当地时间8月8日凌晨,以色列空军派遣数架F-35隐身战机和F-15I“雷电”战斗机对叙利亚中部一座军用机场发起了猛烈空袭。据悉股票配资行业排行,当天以军空袭的目标位于叙利亚霍姆斯省的沙伊拉特空军基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一座靠近机场的大型弹药库和数十个集装箱被直接炸毁,以色列媒体指责这里储存着伊朗革命卫队为驻叙“圣城旅”和叙军空运的大批武器弹药,然而随着空袭行动,这些弹药库和集装箱一同被付之一炬。
(以色列空军F-35)
8月9日夜间,美军在叙利亚哈塞克省的军事基地遭到不明无人机轰炸,这是最近几天针对美军驻中东营地的第二起袭击事件。当地舆论普遍认为,随着以色列对伊朗、黎巴嫩和叙利亚等“抵抗之弧”国家的频繁空袭和暗杀行动,中东局势因一系列“潜在报复”预期变得极端复杂。不过,特拉维夫当局并没有因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冲突,甚至可能发生局部战争的风险而“畏手畏脚”,相反,以色列军队依旧我行我素,“想打谁就打谁”。
我们看到,内塔尼亚胡当局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对其地区对手的潜在军事力量和军事调动实施密集打击,并没有因为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誓言要进行规模庞大的报复行动而有所保留。
(F-35战斗机)
一、有美国在中东地区兜底,内塔尼亚胡当局早已有恃无恐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特工和当地内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暗杀哈尼亚后,曾经在4月份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中,直接或间接协助以、美拦截伊朗空袭的地区国家,例如约旦、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对以色列的态度早已发生了巨大转变。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
他们均认为,以色列主动袭击伊朗和黎巴嫩境内目标,是肆意实施政治挑衅,蓄意破坏地区和平,搅乱中东局势的罪魁祸首,在安全领域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引起地区国家的普遍不满,实际上,哈尼亚遇刺事件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正变得越来越孤立和脆弱。
不久前,约旦和沙特已经对外宣布,他们已经拒绝美、以等国再次利用其领空进行导弹拦截作战的请求。换句话说,他们不希望看到自己国家的领空再一次沦为以伊之间的战场。
几天前,“不愿意过度表态”的埃及也对外表示,该国不会参与由美国领导的“反伊朗报复”联盟,而沙特则认为以色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暗杀哈尼亚,影响十分恶劣,这一事件是对伊朗主权的严重侵犯,因此理解伊朗的“正当诉求”。
(以军高层和内塔尼亚胡)
种种迹象表明,地区国家不愿意看到以色列继续“为非作歹”“把水搅浑”,也不打算配合和响应美国组织的“反伊朗统一阵线”,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在中东地区的政治游说态度冷淡、回应寥寥。然而,以色列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中东国家集体孤立,在以方看来,只要美国仍然站在以色列一边,美国最终就会为了其“大中东战略”,“忍痛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最后股票配资行业排行不得不给以色列的各种“军事冒险”兜底。
二、实力差距太大,伊朗没资本与以色列进行全面战争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之所以胆敢如此肆意妄为、有恃无恐,实际上也是因为伊朗高层存在巨大分歧,对如何实施报复行动始终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尽管伊朗朝野上下对外坚称要“大打出手”“血腥报复”,但“靴子”暂未落地可能还有三个原因:
(美国对内塔尼亚胡的“自作主张”极为不满)
第一,伊朗决策层认为内塔尼亚胡当局最近一系列暗杀和空袭行动的目的“极不单纯”,以色列不仅希望通过暗杀和军事挑衅,将地区局势的水彻底搅浑,而且还妄图通过以伊之间的报复冲突不断升级,将伊朗和美国等多方全部“拉下水”,从而达到其保持地区紧张局势,维护内塔尼亚胡当局政治利益的最终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受访者供图)
现在中国经济复苏还面临不少困难,要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一是要持续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真诚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企业能动性,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二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三是要尊重产业规律,遵循需求导向和场景驱动,同时放眼世界,在全球范围开掘更大需求和更多场景,瞄准国际一流。
这种赤裸裸的明牌,伊朗最高决策层当然不会上当,更不可能让以色列当局的阳谋得逞。总体上来说,伊朗国内各派别和各阶层仍然在积极协调如何反击,如何把握尺度并避免陷入大规模军事冲突的陷阱当中。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第二,最近一段时间,伊朗内部的改革派和亲西方政治势力“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们认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遇刺,伤害的是伊朗的“面子”,但对伊朗的“里子”影响有限,伊朗没有必要因以色列的军事诡计而受制于人,更不需要和对手发生正面冲突。与此同时,伊朗新一届领导人刚刚走马上任,立即陷入军事冲突会带来极为不利的政治影响,因此,伊朗内部对“打不打”还存在激烈争议。
最后,为了维护自身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重要地位,伊朗必然要有所回应,因为德黑兰当局需要给民众以及地区盟友作出交代,但伊朗会权衡利弊,对报复方式和报复目标再三斟酌,力争将报复行动的影响降到最低。从本质上来说,伊朗并没有与以色列以及背后的支持者美国进行长期军事对抗的实力,在自身实力堪忧、经济和社会问题丛生的当下,开战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期货无息配资炒股_期货免息配资杠杆_联华证券免息配资观点